灶神星:The Vesta 作者:Relativity

灶神星:The Vesta 作者:Relativity

~~~~~~~~~~~~~~~~~~~~~~~~~

临行之前(三期稿)

  “太谷”空间站尾部停泊港,701型巡弋舰104号舰主控室

  王熠瞟了一眼自动航行系统停泊模块的运行状态,随后就解开六点式安全带锁扣,待肩带、腰带、胯带组件依次缩回固定式操作舱椅后,便将头盔后部连接生命保障系统输气管的接头拧下来,飘飘悠悠地抓着扶手朝对接桥过渡舱飞去。“马上就要对接了,赶紧做好准备,别待会被撞飞了。”

  “OKOK,你别催,我搁这儿检查机械运行状态呢。”一个戴着单边镜片,面目清秀的人有力地反击道。

  王熠不再理会阮文,双手抓住过渡舱门左侧的竖直扶手,双脚在空中一碰,接通了磁力靴底的步态自适应电路的电源,整个身体瞬间就被磁锁拉向了脚下的舱壁。透过一平方米大小的氮氧化铝-胶层复合舷窗,可以清晰地看见占据整个视野,正逐渐接近的庞然大物——“太谷”奥尼尔圆筒型民用空间站尾部灯光闪烁的停泊港。

  距离遥远的太阳阳光现在正将空间站向阳的一侧映得闪亮。那是高反射度的5mm铝制惠普尔盾和两面巨大的弧面主反射镜的手笔。在铝制惠普尔盾内部则是工质罐夹石墨气凝胶和无定形碳制成的主装甲结构,再向内就是使用密度极低的发泡铝合金和强度密度数值均较优秀的碳纳米管-贝塔钛复合材料分别制成的舱体和龙骨了,所有的污水管、电缆、油路和人员通道全在里面。“太谷”民用空间站主舱段内直径500米,舱壁平均厚度13米,长度2550米,内表面可居住区域接近4平方千米,约一个小镇大小。

  “太谷”空间站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用大型空间站。整个建造过程没有任何政府组织参与,并且除了8门对付星际碎块的散射线圈炮,没有任何其他武器。

  一声沉闷的“哐”声伴随着短时间的剧烈震动,将王熠的思绪拉了回来。“哎哟!”一声熟悉的惨叫令王熠回过头来,只见阮文倒立于自己,磁锁紧紧的将他的脚吸在“天花板”上,而他本人正紧紧的抱着套着头盔的头,嘴里发出模糊不清的声音。很明显没有按规章准备,撞上舱壁后在震动中翻了几圈,低智能的磁锁自然就把“天花板”当作了地板,而他撞上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我刚刚还提醒了你的?”王熠似问非问地说道。

  “嘚嘚嘚,快点儿把我弄下来。”阮文面目狰狞地“吩咐”道,嘴里还不忘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卖惨。

  ……

  王熠如释重负地迈步跨过纵向电梯门与外界间细小的接缝,踩在太谷空间站0.8G的大地上。整个空间站的重力区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在空间站前方有大约250米的舱段是和后面的主舱段分开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内直径。前舱段是给幼儿、老人居住的,也可供骨质病人治疗,同样是35.5秒一圈的旋转周期,但是可以模拟1G的旋转重力。而主舱段考虑到大部分旅客都是经过长时间低重力航行的,故内直径略小,只模拟大约0.8G的旋转重力。

  “阮文,别在那装作闷闷不乐的,上级都批准我们休假来了。”王熠看着悬浮在圆筒状空间站中间照明的管状二次反射器,调侃着。

  “哎哟!这一来就是几个月的演习本来就够呛儿,好不容易来休假还摔个扑爬跟斗,惨啊惨啊,哎哟!”阮文一拐一拐地走着,边走边唱戏。

  王熠看着阮文颤颤巍巍的样子,心里认定他确实演戏成精了。先前脑袋痛,现在就变成腿瘸了。王熠一拳锤在他背上,不顾杀猪般的“哎哟!”声,推着他往前面的林荫小径走去:“再演戏我自己走了,休假时间可是很宝贵的。”

  远离了停泊港-内表面的竖直电梯,两人沉默着沿着被树荫遮蔽的步行道散步。不一会出于职业敏感,注意力就被前方两个紧挨着坐在树下的学生给吸引过去了。两个学生拨弄着个人信息终端,不时地向身边的同伴交流着。

  “过去看看?反正没事儿干。”说罢,阮文就退到王熠后面然后朝那两个学生走去,对方似乎沉迷于个人信息终端上的内容,完全没有注意到两人的靠近。

  王熠手撑着膝盖,半蹲着静步靠近面向步行道的学生,紧靠着树接近这个学生的后方,身形被树挡住,消除了被另一个学生察觉的可能性。注意力开始集中在面前的学生的个人信息终端的全息屏幕上。这个学生没有设置防窥模式,应该是觉得自己在看的东西没有被偷窥的价值。

  而阮文直接半跪在离两个学生十数米远的道旁草坪里,正好将另一个学生纳入视野。尽管空间站的安保系统已经开始自动向自己发损坏公物的警告了,但阮文还是自顾自的将个人战术终端开启警戒模式,将镜片调成了8倍放大模式,悠哉悠哉地看了起来。阮文这家伙就这样,平时吊儿郎当,该干事的时候倒是一丝不苟,不然也对不起“中国天军高级舰船工程师”这份殊荣。

  那两个学生在玩游戏,是联网的。王熠阮文两人在眼球追踪模块、深度学习联想输入模块的助力下无声地交流了片刻,确定了两个学生正在互相联机对抗。

  全息屏幕中,一幅以灶神星为位置参考系的星图正徐徐展开。代表着红绿双方的旗舰(CS,Capital Ship)分别在高轨和低轨,遥隔着漫漫虚空对峙着。一串一串导弹以近直线的轨道向着各自的敌舰冲去,犹如两位古代的箭手绕柱射击,以均衡的速率互相绕着圈,警惕地盯着对方可能出现的方向,手中的弩箭不断地向对方可能出现的方向发射着,快速地装填,发射,再装填,再发射,直到对手露出破绽轮到自己发出雷霆一击,彻底令对手败于自己足下。

  王熠平静地看着,看不出想法是褒是贬。两个学生首先释放20发至60发为一组的导弹,不断消耗敌方的Delta-v和弹药,追求造成伤害;而自己面对敌方的导弹则是尽量小幅度规避,不断消耗着敌导弹的Delta-v,使敌导弹在终末阶段缺少足够的Delta-v做末端机动。

  “比较标准。”深度学习联想输入模块感知到王熠现在的情绪以及目前的输入环境,并且参照王熠过去的用语习惯、常用句式,整理筛选后发送到王熠的视网膜投影设备上,王熠最后通过眼球的转动选择真正想要表达的句子,发送到阮文的视网膜投影设备上。

  “但嘚僵硬了。”阮文快速地回复了。阮文离的距离比较远,所以阮文可以比较惬意地使用语音和手势快速纠正系统给出的范句。

  王熠悄然点了点头,冷不丁地在眼前学生的背后冒了一句:“这种情况下使用逆行轨道交汇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样会导致主力舰缺少足够的时间来歼灭敌方。但是对于导弹来说,敌方的反应时间被压缩了,是一件好事。你没有很多的导弹。”两个学生都吓了一跳,这才发现了王熠和坐在草坪上的阮文。

  “哎呀,我搞忘了!”王熠眼前的学生猛的抓了抓头发,懊恼地说道,连谢谢都忘了说。“哼,你个垃圾,就你也配跟老子打。”另一个学生狂妄地骂道,一副很欠抽、趾高气昂的样子,令王熠有点不爽。

  抱头的学生不算慢地冷静了下来,左手不知所措地抓挠着头发,右手悬停在全息屏幕上方犹豫不决。“这个时刻你可以把导弹分成五个一组,然后接受对方进入下一时刻的请求。”王熠面色不改地提醒道。“可是这样很可能被一锅端的!”抱头学生回过头来抱怨道。“你自己想办法。”王熠把这个球又踢回了抱头学生。

  抱头学生抓着头发思索了一会,便先勾选了所有的导弹,按破片导弹和核导弹分成两个大组,然后再让系统自动分成5个一小组,每组间隔一千米,整个导弹群将主力舰挡在后面,绵延11千米。“喂,你怎么这么久啊!这都5分钟了!”另一个学生向着抱头学生吼叫着,不过看不见抱头学生身体遮挡着的全息屏幕。想到如此性急的人却这么晚才催,很明显也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好了,‘下一时刻:2分钟’我已经点确认了,你同意就好了。”抱头学生平静地回道,眼神却如同化学火箭喷出的激发态气体,炽热而闪烁,似乎很是期待接下来的对决。

  双方进入200千米的武器默认有效射程,画面由星图转变为主力舰视角,抱头学生绵延11千米的导弹群如同璀璨星河,辉光闪耀。

  “你搞了个什么***玩意,脑子抽筋了吗。”很明显,性急学生被这场面唬到了。谁也没注意到,阮文这个老大不小的男人在旁边努力压抑着笑声。只见抱头学生选定刚刚编辑完成的策略,“所有导弹小队依次遵照增强比例导航制导律冲击敌舰,时间间隔5秒”,按下了“开始”键。

(待续)

~~~~~~~~~~~~~~~~~~~~~~~~~~~

告读者书

  作者学生党,作书不易。因为追求真实性的缘故,各种战斗场面均需模拟器模拟,而模拟只能在台式机上做,很是耽搁。(用的是修改过的CoaDE当空间战模拟器)

  现在的第一章只是初稿(即剧情定型,略有些繁琐,毕竟还没有考虑读起来的感觉和文笔,只是趁有模拟器用的时候赶紧搓几笔。)还有些设定有问题:

  太谷空间站的光照系统(主反射镜和二次反射镜未写出)和结构(双节结构完全不靠谱,已经建模不规则圆筒空间站)并且停泊港有些问题

  (作者第一本书,还请多多关照)

  (再作提醒,更新周期会很长,每章发布后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修改,还请各位读者向我提些建议,毕竟文笔不太好)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